
雷射切割是目前最主流的板金下料方式。利用高能量雷射光束瞬間熔化金屬,切口平整且熱影響區小。它適合複雜圖形與多樣少量的生產模式,無需開模即可快速打樣,大幅縮短開發週期。
對於形狀簡單(如矩形)或需要大量生產規則孔洞的工件,剪床與沖壓是更具成本優勢的選擇。剪床適合直線裁切,速度極快;沖床則能快速製作大量散熱孔或百葉窗結構,但相對需要模具成本。
板材要從 2D 變 3D,靠的是折床加工。若追求一般強度的折角,使用標準折彎即可;但若追求「直角銳利感」或極小的 R 角(如精品展櫃),則需先進行 V-Cut(刨溝)處理,再進行折彎,以呈現俐落的線條美感。
(此處可放示意圖:一般折彎圓角 vs. V-Cut 後的直角銳利度比較圖)
小結: 選擇工法取決於數量與精度需求:少量多樣選雷射,大量規則選沖壓,追求精品外觀則不可忽略 V-Cut 工藝。
2B(霧面)是冷軋不鏽鋼最標準的出廠狀態,表面呈銀灰色,常做為工業用途或待塗裝的底材。BA(亮面)則經過光亮退火,表面如鏡子般光滑,反光性佳,常直接用於廚具或家電外殼。
為了增加質感並遮蓋使用過程中的輕微刮痕,髮絲紋是最受歡迎的加工選項。透過研磨將表面處理成連續的長絲紋路,具備強烈的金屬質感與抗指紋效果,廣泛應用於電梯門板與高階建材。
當產品需要極致奢華感時,會進行 8K 鏡面拋光,使表面達到無瑕的鏡像效果。若需改變顏色(如鈦金、玫瑰金、黑鈦),則會加上 PVD 真空離子鍍膜技術,這不僅賦予色彩,還能增加表面的耐磨硬度。
(此處可放示意圖:不同表面處理的色卡拼圖,如:霧面、髮絲紋、玫瑰金鍍鈦)
小結: 表面處理不僅是為了美觀,更是為了功能性。例如髮絲紋耐髒、鍍鈦耐磨,應依照產品的終端應用場景來決定。
不同型號的不鏽鋼,加工特性大不相同。304 延展性好,適合深抽與折彎;316 因含鉬較硬,刀具損耗較快,加工參數需調整;430 則較脆,折彎時容易產生裂紋或回彈量較大,需預留回彈補償。
不鏽鋼表面硬度雖高,但亮面或髮絲紋產品極易在搬運與加工中產生刮痕。因此,高品質的加工廠通常會貼上 PVC 或 PE 保護膜(雷射膜)進行全程保護。此外,薄板在雷射切割時容易因高熱產生翹曲(熱變形),需靠經驗豐富的技師調整參數來克服。
小結: 熟悉材料特性是加工廠的基本功。針對易刮傷的表面貼膜保護,以及針對不同鋼種調整機台參數,是確保成品完美的關鍵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優質的加工廠應具備高功率的光纖雷射機(針對厚板)以及精密的數控折床。若能提供一站式服務(從切、折到焊、磨),能大幅減少轉包造成的運送風險與公差累積。
不鏽鋼價格波動頻繁,擁有充足常用規格(如 304 1.0mm-3.0mm)板材庫存的工廠,不僅報價穩定,更能應對急單需求。詢價時,確認對方是否備有現貨,是評估交期可靠度的重要指標。
(此處可放流程圖:從接單、展圖、雷射、折彎到品檢出貨的標準作業流程)
小結: 尋找加工夥伴時,不要只看單價。設備的完整度、對表面保護的重視程度以及庫存能力,往往比單次報價更能影響總體成本。
Q1:雷射切割不鏽鋼板最厚可以切到多少? 答:這取決於雷射機台的瓦數。一般 3000W 機台可切至 8-10mm,萬瓦級機台則可輕鬆切割 30mm 以上的厚板。但板材越厚,切面垂直度與粗糙度會略為下降。
Q2:V-Cut (刨溝) 後的不鏽鋼板會變脆弱嗎? 答:會的。V-Cut 是削去板材部分厚度以利折出直角,因此結構強度會降低。建議僅在裝飾性用途(如包柱、門框)使用,若需承重結構,應避免使用 V-Cut。
Q3:加工後的邊緣會有毛邊嗎?需要另外處理嗎? 答:雖然雷射切割已相當精準,但背面仍可能產生細微毛刺(Burrs)。高品質的加工報價通常包含「去毛邊」程序,若對邊緣滑順度有特殊要求(如使用者會觸摸到),請務必在圖面上註記。
小結: 加工細節藏在圖面與溝通裡。明確規範厚度限制、強度需求與後處理標準,能避免大多數的生產爭議。
不鏽鋼板材加工是一項結合「機械精度」與「工藝美學」的技術。從最基礎的雷射下料,到展現質感的表面處理,每個環節都影響著最終產品的價值。
選擇合適的板材規格,搭配正確的加工工法,才能在美觀、耐用與成本之間取得最佳平衡。若您有客製化板金加工的需求,建議尋求經驗豐富的專業團隊,為您的產品打造最完美的金屬外衣。